日本a√视频在线,久久青青亚洲国产,亚洲一区欧美二区,免费g片在线观看网站

        <style id="k3y6c"><u id="k3y6c"></u></style>
        <s id="k3y6c"></s>
        <mark id="k3y6c"></mark>
          
          

          <mark id="k3y6c"></mark>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yè)界動態(tài) > 胡偉武:龍芯的持久戰(zhàn)

          胡偉武:龍芯的持久戰(zhàn)

          作者: 時間:2009-04-07 來源:老杳吧 收藏

            做這件事的另外一個難處在于目前國內沒有一種現成的商業(yè)模式可以借鑒。一方面,目前比較流行的投資模式比較看重三五年就能見效的具體的點產品,對于我們建設的技術平臺和產業(yè)體系不感興趣,不愿意花錢和時間在改善產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上。尤其是通用CPU的應用面廣、產業(yè)鏈長、產業(yè)環(huán)境復雜。另一方面,目前在國內產學研有機結合的體制機制和文化環(huán)境還不是很完善。目前中國高科技企業(yè)普遍付出高昂的代價引進并使用國外的技術,而國內的高技術研制單位如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普遍把科研成果鎖在檔案室里,以發(fā)表文章和獲獎為主要任務。在科學院最近提出的“九個轉變”中,有一個轉變是“從以論文、獎勵數量質量評價為主,實現向以創(chuàng)新實際貢獻、創(chuàng)新發(fā)展態(tài)勢、創(chuàng)新質量水平為主評價的跨越;從比較關注同行評價為根據,實現向更加關注實際貢獻、經受實踐和歷史檢驗與評價的轉變”。這是科學院從注重論文和獲獎數量到注重論文和獲獎的質量后,對我國創(chuàng)新體系建設和科學院定位的又一深刻轉變。做產品和做論文不同,做論文只要做好一個點就行,做產品只要做不好一個點就不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yuyingmama.com.cn/article/93179.htm

            但上述困難并不意味著我們就沒有辦法。遠大的目標和從小事做起從來都不是矛盾的。在整體力量比對手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集中力量,找準對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實現重點突破,即在全局的劣勢中取得局部的優(yōu)勢;我們可以通過點的突破建立產業(yè)“根據地”,取得長遠發(fā)展的基礎,例如在行業(yè)應用方面以及對安全要求較高的應用方面先取得應用突破,并從中積累力量和產業(yè)化經驗;我們可以通過統一戰(zhàn)線加強自己的力量,只要我們堅持走開放的技術路線,讓利于下游企業(yè),讓下游企業(yè)和合作伙伴在與的合作中取得更大的利益,就可以團結更多的下游企業(yè)和合作伙伴在的周圍,加強龍芯陣營的力量。最近我們總結近兩年產業(yè)化的經驗提出“強化核心、輻射產業(yè)”,“立足源頭、延伸服務”,“柔性定位、多元發(fā)展”等工作方針,指的就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不斷強化技術能力和產品品質,通過輻射和服務團結合作伙伴和下游企業(yè),根據客戶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從而逐步改善龍芯的產業(yè)環(huán)境,最后達到建設自主可控的信息產業(yè)體系的目的。

            四、龍芯的發(fā)展階段

            總的來說,龍芯的發(fā)展需要經歷技術積累、產業(yè)突破、產業(yè)積累以及形成體系四個發(fā)展階段。

            “十五”期間是龍芯的技術積累階段。我們從2001年初開始龍芯設計,2002年8月龍芯1號成功運行,解決“有了”的問題,堅定了國內設計通用CPU的信心,奠定了在國內設計通用CPU設計的優(yōu)先地位。在此基礎上我們開始每十五個月左右性能提高3倍的“三級跳”技術跨越。2003年10月調試成功的龍芯2B性能是龍芯1號的3倍,2004年12月調試成功的龍芯2C性能是龍芯2B的3倍,2006年3月調試成功的龍芯2E性能是龍芯2C的3倍。通過上述“三級跳”,實現了我國高性能通用CPU的跨越發(fā)展,在單設計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其中龍芯2E采用90納米CMOS工藝設計和生產,內含5000多萬個晶體管,最高主頻達到1.0GHz,最高雙精度浮點運算速度每秒40億次,實測SPECCPU2000性能超過500分,達到中低檔奔騰IV的水平,并且具有功耗低、安全性高等特點。龍芯2E是當時除了美國之外世界上性能最高的CPU產品。通過“十五”期間的積累和努力,我們形成了世界先進的通用CPU設計的技術能力。在“十五”期間,我們也進行了產業(yè)化的嘗試,成立了神州龍芯公司和江蘇常熟龍芯產業(yè)化基地;龍芯1號進行了幾千片的小批量生產,龍芯2C進行了幾千片的小批量生產,龍芯2E進行了幾萬片的小批量生產;上述芯片都支持一些用戶開展了試點應用,如基于龍芯1號的網絡計算機、基于龍芯2C的CPCI工控系統、基于龍芯2C的福瓏迷你電腦、基于龍芯2E的CPCI工控系統、基于龍芯2E的福瓏迷你電腦等等。但十五期間的產業(yè)化工作還是屬于嘗試的性質,主要是提高了認識,積累了經驗,增加了信心,鍛煉了隊伍。除了有幾個應用(如基于龍芯2E的CPCI工控系統)取得一定的成功外,其它應用沒有取得明顯的成功。

            “十一五”期間是龍芯產業(yè)化的突破階段。在這個階段,龍芯的核心技術在“十五”積累的基礎上進一步取得突破,并實現系列化和平臺化;龍芯的產品開始具有國際競爭力,龍芯的應用和產業(yè)化在若干點上取得重要突破;龍芯團隊對龍芯產業(yè)化的認識得到明顯提高,龍芯的產業(yè)定位逐步明確,產業(yè)化實體基本形成并逐步實現盈利能力。2007年7月流片成功的龍芯2F在性能、功耗、成本等方面已經具有初步的國際競爭力,最近設計的龍芯2G和龍芯3號在技術上與國際同類產品相比在具體應用中具有明顯的比較優(yōu)勢。在近幾年的產業(yè)化過程中,我們很幸運碰上了兩個好“老師”。我們與意法半導體的合作使我們從態(tài)度上和方法上都學會了芯片的質量設計,雖然剛開始時我們覺得他們的要求過于苛刻,但最后我們學會了大規(guī)模量產芯片的質量設計方法,這種方法和一般的ASIC設計是有很大不同的;我們與廣達的合作使我們從態(tài)度和方法上都學會了硬件系統的質量設計。經過多年的研發(fā)和應用推廣,已經逐步形成了龍芯1號CPU及其IP面向嵌入式應用,龍芯2號CPU及其IP面向高端嵌入式和桌面應用,龍芯3號多核CPU面向服務器和高性能機應用的定位。到2008年底龍芯IP及芯片在以軍工為代表的工控、網絡安全及低成本電腦等方面取得了不少點的突破,IP和芯片銷售均已經達到十萬片規(guī)模,系統銷售已經達到萬套規(guī)模,龍芯的IP和芯片客戶達到幾十個,一些國際知名廠家如廣達、意法半導體、中文2000等成為龍芯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龍芯的兩個主要產業(yè)化實體北京龍芯中科技術服務中心有限公司和江蘇龍芯夢蘭股份有限公司的定位初步明確,并開始形成純商業(yè)行為的銷售。再經過兩年的努力,到十一五末,在國家核高基重大專項的支持下,龍芯1號IP、龍芯2號系列芯片(2G、2H)、龍芯3號系列芯片(3A、3B)的研發(fā)和產品化完成,龍芯的產品具有更強的競爭能力,上百家企業(yè)參與到龍芯的產業(yè)環(huán)境中來,龍芯的IP、芯片和系統產品形成百萬片規(guī)模的銷售,龍芯的產業(yè)化實體達到億級規(guī)模的銷售并初步實現自我發(fā)展,龍芯的產業(yè)化實現突破。



          關鍵詞: 龍芯 處理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