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视频在线,久久青青亚洲国产,亚洲一区欧美二区,免费g片在线观看网站

        <style id="k3y6c"><u id="k3y6c"></u></style>
        <s id="k3y6c"></s>
        <mark id="k3y6c"></mark>
          
          

          <mark id="k3y6c"></mark>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業(yè)界動態(tài) >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緣何沒有性能提升

          探秘:新一代Atom究竟緣何沒有性能提升

          作者: 時間:2010-01-29 來源:驅(qū)動之家 收藏

            2008年,推出了第一代平臺,包括Silverthorne上網(wǎng)本、Diamondville上網(wǎng)機和 945G+ICH7M系列芯片組,內(nèi)存控制器位于90nm工藝制造的芯片組里。2009年底,又發(fā)布了代號Pine Trail的第二代平臺, 由Pineview和NM10芯片組組成,最大的變化就是內(nèi)存控制器從芯片組轉(zhuǎn)移到了處理器內(nèi)部,確切地說整個原有北橋都被整合到了處理器之中,自 然也是45nm工藝了,另外雙核心型號也改成了原生設計。

          本文引用地址:http://yuyingmama.com.cn/article/105672.htm

            兩代桌面版雙核心:Diamondville、Pineview-D

            無論是AMD K8架構集成DDR內(nèi)存控制器,還是 Nehalem架構集成DDR3內(nèi)存控制器,我們都看到了明顯的內(nèi)存延遲降低和性能提升,但Pine Trail Atom平臺卻沒有這樣。采用雙發(fā)射順序架構的新一代Atom集成了DDR2內(nèi)存控制器之后,只有屈指可數(shù)的地方能看到些許性能提升:

            這究竟是為什么?其實也不復雜。先看Nehalem架構簡圖:

            內(nèi)存控制器集成在內(nèi)核(die)之中,直接通過延遲甚低的互連總線與緩存子系統(tǒng)進行通信。

            再看兩代Atom架構:

            看見了沒?Pine Trail Atom只是簡單地把北橋整體搬遷到了內(nèi)核之中,在處理器核心與內(nèi)存控制器之間依然使用古老的前端總線(FSB),這顯然不可能降低內(nèi)存延遲,大幅提升性 能也就無從談起了。

            Intel為何要這么做?原因也很簡單: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Pine Trail Atom既然基于Bonnell內(nèi)核,要想使內(nèi)存控制器與其更緊密地高速相連,就必須對Bonnell內(nèi)核進行重新設計,開發(fā)周期必然延長,同時在上網(wǎng)本 領域又沒有來自AMD的直接競爭,Intel自然就不用急著大刀闊斧了。



          關鍵詞: Intel Atom 處理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