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视频在线,久久青青亚洲国产,亚洲一区欧美二区,免费g片在线观看网站

        <style id="k3y6c"><u id="k3y6c"></u></style>
        <s id="k3y6c"></s>
        <mark id="k3y6c"></mark>
          
          

          <mark id="k3y6c"></mark>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tǒng) > 市場分析 > 紫光收購美光:為產業(yè)布局還是拉升股價?

          紫光收購美光:為產業(yè)布局還是拉升股價?

          作者: 時間:2015-07-16 來源:創(chuàng)事記 收藏

            但是,還是那一句,這不過就是做大業(yè)績的途徑而已。華三價值挺大,內部主業(yè)與之相關的配套并不明顯,甭指望展訊那點脈絡哦。銳迪科倒是與華三匹配更多些。股東英特爾嘛,當然未來也可以借助華三涉足更多行業(yè)市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yuyingmama.com.cn/article/277315.htm

            整體上,華三根本無法真正支撐起半導體產業(yè)的概念,需要涉足更多,做大規(guī)模。

            如果能夠蛇吞象,吃下,那紫光就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巨頭之一了。未來與它的通信業(yè)芯片資產整合,空間很大,光榮夢想一下就實現(xiàn)呵呵。要知道是做內存與閃存芯片的,有設計也有制造業(yè),也是IDM形式的企業(yè),符合所謂垂直戰(zhàn)略。

            但這理想收購案,更像一個大噱頭——雖然紫光與都是半導體概念,其實領域有很大差異。收購后,跟現(xiàn)有主業(yè)整合效應,其實并不大。

            中國確實也該收購DRAM領域的資源。幾年前,中國就這么思考過:在處理器領域無法超過英特爾,在移動互聯(lián)網領域打不過高通們,想創(chuàng)造一個獨立于ARM的生態(tài)基本不可能,那就只好多圍繞DRAM來說文章吧。三大關鍵領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話,那也很好。

            2009年,面對全球一片哀鳴,中國也曾發(fā)出所謂“抄底”聲音。那時臺灣地區(qū)、歐美DRAM企業(yè)也曾進入視野。但最后證明單純依靠資本力量,沒有產業(yè)基礎,就算賣給你,都是個地雷。

            DRAM領域、閃存領域,遠比其他芯片領域波動更大。它更多關聯(lián)著消費類市場。下游波動太劇烈。2009至2010,價格一度殺到白菜價。這個領域,沒有一種抗風險的系統(tǒng)布局,從技術、系統(tǒng)、產業(yè)鏈、人才、管理運營、市場支撐,玩得轉的不多,臺灣地區(qū)的兩家,都玩慘了。日本也玩慘了。只有韓國三星、海力士、美國美光還能左右產業(yè)時局。

            去年Q1(其實是2014年11至2015年1月),美光盈利,當時狀況還不錯,但也未達分析師預期。過去一年,它的局面又惡化了,連續(xù)虧損。

            而韓國雙雄此時加快了技術創(chuàng)新。尤其三星,新工藝下產能很快會落地,上代產品價格又殺得很猛。上半年行情本來也不咋地,美光就更受不了了。

            中國如果此時殺入其中,看上去也是抄底行為。

            但是,就算國家主導的戰(zhàn)略整合價值遠超過紫光一家企業(yè)規(guī)?;V求,現(xiàn)在,問題是,你想收購美光,人家會答應嗎?

            不知美光說未收到收購要約是否只是PR說辭,也許它在考量什么。單純從市場布局來說,我相信美光會選中國,但未必甘心全部給你。也許最合理的方式是,雙方建立更深的戰(zhàn)略合作,比如技術轉移與生產落地,換取中國資金支撐,與韓國雙雄對抗,而不要期望一口吃下它。

            我覺得,除非發(fā)生特殊情況,或者中國在其他方面做出重大讓步,完購美光的期望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這案子,美國政府沒有獲得什么籌碼,絕對不可能放行。

            這一段話,我說得已經起老繭了,都俗了:冷戰(zhàn)思維中誕生的《瓦森納協(xié)定》,至今約束力仍然很強,老美不太可能放任本國最大的存儲芯片企業(yè)給中國。這個協(xié)定涉及許多細分領域,明里說,它擔心中國此類技術用于軍事用途,暗里說,這還是國家競爭嘛,我憑什么把一個牛逼的企業(yè)——雖然虧損,就這么給你?

            當年,AMD剝離GF時,中國鼓噪過,人家不給你;當新加坡特許出售時,中國鼓噪過,人家也給了GF。許多技術領域,中國不要只從產業(yè)面思考。

            眼下的中美博弈,已有些露骨。斯諾登引發(fā)的“棱鏡門”效應,不只是在普通信息安全,而是整個國家安全,安全的定義體現(xiàn)在科技領域,它就是涉及產業(yè)鏈自主性。美國前段時間連英特爾處理器都不甘心用于中國天河超級計算機,它會把一個龍頭企業(yè)給你嗎?幾乎不可想像。



          關鍵詞: 紫光 美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