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消息,據上周在美國提起的一樁民事訴訟案顯示,三星電子和LG電子已因同意“互不挖角”對方的美國員工而遭到起訴,這種指控在硅谷公司中已變得司空見慣。
這樁集體訴訟案是由LG電子的一名銷售經理向設在北卡羅來納州的美國聯邦法庭提起的,指稱三星電子和LG電子觸犯了美國反壟斷法并壓低職員工資。此前,蘋果公司、谷歌及其他科技公司也受到過一項類似指控,該案已在去年以4.15億美元的金額達成和解。
三星電子和LG電子周一均未就此置評。
本案原告是LG電子的
關鍵字:
三星 LG
LG電子表示,今年將推動高端超級OLED電視生產增長70%,企圖增加盈利。高清4K電視全球市場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LG超級OLED電視的銷量占OLED電視銷量的一半以上,而去年僅為1/3。
LG電子業(yè)務部執(zhí)行副總裁KwonBongseok說:“過去三年,經過一段時期的增長,OLED已成為高端電視的主流。”LG聲稱其OLED電視重組全球高端電視市場,其產品占市場份額的90%。
該公司在世界各地擴展其分銷渠道,與北美電子出口連鎖公司百思買合
關鍵字:
LG OLED
LG電子表示,今年將推動高端超級OLED電視生產增長70%,企圖增加盈利。高清4K電視全球市場快速增長,今年上半年,LG超級OLED電視的銷量占OLED電視銷量的一半以上,而去年僅為1/3。
LG電子業(yè)務部執(zhí)行副總裁KwonBongseok說:“過去三年,經過一段時期的增長,OLED已成為高端電視的主流。”LG聲稱其OLED電視重組全球高端電視市場,其產品占市場份額的90%。
該公司在世界各地擴展其分銷渠道,與北美電子出口連鎖公司百思買合
關鍵字:
LG OLED
據路透社消息,韓國LG電子周日發(fā)布聲明稱將積極投資機器人領域,將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的業(yè)務重心,目標是讓精密機器完成人類的日常工作。
LG透露,這個項目將為公司進軍機器人行業(yè)做準備,發(fā)展方向也基于自己的“老本行”家電行業(yè):研發(fā)與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家用電器無障礙聯動的機器人產品。
LG家電業(yè)務主管JoSeung-jin在聲明中稱:“我們通過大規(guī)模投資智能家居、機器人和關鍵部件,并加強家電業(yè)務的產能,來為未來做準備,”
這不是LG第一次對智能
關鍵字:
LG 機器人
三星電子和LG電子硬碰硬,結果看來量子點電視才是王道?LG多年來強攻OLED,近來卻態(tài)度軟化,宣布明年將開賣采用液晶(LED)面板的量子點電視,似乎顯示量子點電視在這波戰(zhàn)火中占了上風。
BusinessKorea、韓國時報報導,LG電子家用娛樂部門執(zhí)行副總KwonBong-suk表示,明年LG將發(fā)布量子點電視,采用技術與三星不同。他說,OLED電視鎖定金字塔頂端的2%消費者,明年推出量子點電視,可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Kwon在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的記者會上,做
關鍵字:
LG OLED
據路透社消息,韓國LG電子周日發(fā)布聲明稱將積極投資機器人領域,將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的業(yè)務重心,目標是讓精密機器完成人類的日常工作。
LG透露,這個項目將為公司進軍機器人行業(yè)做準備,發(fā)展方向也基于自己的“老本行”家電行業(yè):研發(fā)與冰箱、洗衣機和空調等家用電器無障礙聯動的機器人產品。
LG家電業(yè)務主管JoSeung-jin在聲明中稱:“我們通過大規(guī)模投資智能家居、機器人和關鍵部件,并加強家電業(yè)務的產能,來為未來做準備,”
這不是LG第一次對智能
關鍵字:
LG 機器人
作為最核心部件,處理器決定著一部手機的性能高低,而如今世界上能自己做處理器的少之又少,能自己設計架構的更是鳳毛麟角,華為海思就是國產移動芯片中的翹楚,但對于麒麟處理器,很多人往往不屑一顧,認為水平太差。
蘋果、高通、三星都是自主設計處理器的杰出代表,而和三星一樣來自韓國的LG電子也在努力嘗試,但是經過第一代產品的試水之后,第二代Nuclun 2一波三折,架構、工藝、規(guī)格一直都在變。
不幸的是,根據最新消息, LG已經徹底放棄了Nuclun 2的研發(fā)工作,今后也不會再開發(fā)自己的手機處理器。
關鍵字:
LG 處理器
韓國手機制造商LG此前主要依賴于高通的處理器,如今,該公司計劃利用英特爾的工廠,生產新一代自主研發(fā)的移動芯片,此舉可能會對高通形成沖擊。
這一消息是在英特爾于舊金山舉行的開發(fā)者論壇上發(fā)布出來的。與此同時,這一消息也終結了業(yè)界幾個月以來的一項猜測,即LG有意打造自己的移動芯片。
LG此前往往都是在效仿三星,如今又將效仿這個更大的對手,進一步向芯片業(yè)務領域進軍。
事實上,蘋果和來自中國的華為公司也都有各自的芯片設計,除此之外,手機行業(yè)的其它公司往往也使用來自高通或中國競爭對手的處理器。
關鍵字:
高通 LG
據外媒報道,韓國手機制造商LG在很大程度都要依賴于高通,現在,它打算改變這種情況。據悉,該家公司計劃在英特爾工廠生產屬于自己的新一代移動芯片。三星作為LG其國內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有在自主研發(fā)芯片,另外在智能手機市場中,蘋果和華為也都有屬于自己的芯片設計。如此看來,手機廠商自主研發(fā)移動芯片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此外,三星除了自行設計處理器之外,它還接手了蘋果和高通的芯片生產訂單,這使其成為了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
據悉,LG將利用英特爾定于明年推出的新一代10納米制造技術來打造自己的移動芯片
關鍵字:
LG 芯片
8月12日消息,智能手機OLED顯示屏已經出現缺貨現象,雖然三星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splay)的生產線全力運營,仍然無法滿足企業(yè)的需求。
據外媒AndroidHeadlines報道,最新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在2016年第二季度,三星在OLED面板市場出貨量達9800萬片,同比增長達81.5%。三星目前已經控制著全球99%智能手機OLED屏市場,其他廠家OLED屏幕出貨量僅占1%。三星是否真的達到了如此壟斷的地位?三星公關人士表示需要等待韓國總部來核實數據真實性。
一位產業(yè)內部人士
關鍵字:
LG OLED
三星與LG的關系向來不合,甚至可以用水火不相容來相容兩者的關系。只要對方推出了一款新產品,另外一方肯定會馬上推出同類產品。雙方旗下的產品都涉及有智能手機、TV、顯示屏、VR頭顯等,他們甚至在同一時間推出了曲面屏。不過,雙方偶爾也會互幫互助一番。
三星竟要采購LG部件 或用其生產可折疊手機
據報道,三星有意向 LG Innotek 購買“2 metal COF”覆晶薄膜,三星Galaxy系列手機將采用這一部件。該部件可連接顯示器面板和主電路
關鍵字:
三星 LG
柔性屏被認為是未來一段時間內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的發(fā)展趨勢。
為此,LG Display已經決定先行一步搶占市場。
韓國媒體報道稱,LG Display最新宣布投資1.99萬億韓元(約合117億人民幣)生產手機用的小型柔性有機發(fā)光二極管(OLED)屏幕。
對此,業(yè)內分析師認為OLED非常適合于智能手機、VR、AR、可穿戴設備,更有望帶動未來柔性顯示和透明顯示的革命。
目前OLED產業(yè)已經進入行業(yè)爆發(fā)期:需求端,蘋果有望在2017年采用OLED作為新一代iPhone顯示屏,將會
關鍵字:
LG OLED
近日,韓國LG Display宣布,將投資17.5億美元來提升柔性OLED屏的產能,以滿足移動設備廠商日益增長的需求。目前三星是全球最大的中小尺寸OLED屏幕生產商,LG主要生產大尺寸OLED屏幕。
OLED屏幕具有高亮度、高對比度,高色域范圍和可視角度,低能耗,更輕薄以及柔性特點等,延展性勝過目前的LCD屏幕。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5寸1080P AMOLED面板的成本價已經降低到14.30美元左右,而相比之下同樣規(guī)格的LTPS LCD面板成本則是14.60美元。據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
關鍵字:
LG OLED
液晶電視往兩極化發(fā)展,品牌廠也往毛利較佳的高階市場發(fā)展,樂金電子(LG)積極投入OLED電視布局。樂金(LG)電子發(fā)言人Ken Hong指出,OLED的面板是樂金顯示器獨有的產品,但隨著各家產品加入之后,未來將會變成普及化的產品。
高階電視市場大戰(zhàn),樂金電子力推OLED電視、三星則是強推量子點產品,不過隨著日本、中國與歐洲品牌廠加入OLED陣營,預計今年將有10家業(yè)者推出OLED電視,帶動樂金顯示器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的出貨量跟著倍增,消費者也更多產品可選擇。
關鍵字:
LG OLED
液晶電視往兩極化發(fā)展,品牌廠也往毛利較佳的高階市場發(fā)展,樂金電子(LG)積極投入OLED電視布局。樂金(LG)電子發(fā)言人Ken Hong指出,OLED的面板是樂金顯示器獨有的產品,但隨著各家產品加入之后,未來將會變成普及化的產品。
高階電視市場大戰(zhàn),樂金電子力推OLED電視、三星則是強推量子點產品,不過隨著日本、中國與歐洲品牌廠加入OLED陣營,預計今年將有10 家業(yè)者推出OLED 電視,帶動樂金顯示器大尺寸OLED 電視面板的出貨量跟著倍增,消費者也更多產品可選擇。
Ken Hong指出
關鍵字:
LG OLED
lg.philips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lg.philips!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lg.philips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lg.philips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