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消息,據外媒援引知情人士透露,蘋果等多家公司已經要求韓國三星電子旗下顯示器制造商Samsung Display加快開發(fā)可用于增強現實(AR)設備的微型OLED面板?! ?,蘋果此前曾與多家制造商就用于“Apple Glass”的微型OLED面板進行過談判。在微型OLED面板中,有機材料沉積在硅基板上,而不是被稱為硅上OLED的玻璃基板上。這種面板非常適合用于AR和虛擬現實(VR)設備上?! ‖F在,蘋果要求Samsung Display開發(fā)微型OLED面板技術,估計是用于即將推出的AR設備。
關鍵字:
蘋果 OLED AR
7月6日消息,市場研究公司IDC最近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Facebook母公司7月6日消息,市場研究公司IDC最近發(fā)布的一份報告稱,Facebook母公司Meta不可能永遠虧本銷售虛擬現實設備。其認為Meta目前在虛擬現實領域的策略“不可持續(xù)”,而“所有的目光都將聚焦蘋果”。報告預測,如果Facebook母公司Meta銷售虛擬現實設備硬件的策略不變,從長遠角度來看,可能無法在混合現實領域與其他公司相中競爭。IDC研究經理吉特什·烏布拉尼(Jitesh Ubrani)表示,“雖然Meta繼續(xù)投入大量資金開發(fā)元
關鍵字:
IDC Meta VR 蘋果
IT之家 7 月 3 日消息,蘋果 Apple Watch Series 8 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最新消息稱該手表將配備體溫傳感器。在最新一期的 Power On 時事通訊中,彭博社的 Mark Gurman 強調了下一代 Apple Watch 的新傳感器,同時談到了未來的 Apple Watch SE 2 和用于極限運動的堅固版 Apple Watch。根據 Gurman 的說法,他認為 Apple Watch Series 8 和新的堅固版都將具有體溫檢測功能。另一方面,Apple Watch S
關鍵字:
Gurman 蘋果 Apple Watch Series 8 體溫傳感器
最近幾個月以來,隨著通貨膨脹的沖擊以及經濟前景不明朗等因素的影響,消費電子產品市場的需求正迅速放緩,無論是智能手機、PC還是電視等產品,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應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各大廠商也開始對生產進行調整。據DigiTimes報道,英偉達、AMD和蘋果都打算修改在臺積電(TSMC)的訂單。英偉達正面臨顯卡市場過度飽和的狀況,以及下一代GPU需求下降的問題,正考慮削減基于Ada Lovelace架構的GeForce RTX 40系列GPU的訂單。目前英偉達的合作伙伴還有大量GeForce RTX 3
關鍵字:
英偉達 臺積電 RTX 40 GPU AMD 蘋果
7月4日消息,自從開始自主研發(fā)芯片以來,蘋果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其iPhone、iPad、Mac等幾乎所有產品都開始搭載自家處理器。不過,蘋果現在似乎正集中力量改進Mac芯片,而iPhone等產品所用芯片的改進速度則在放緩。 蘋果自主研發(fā)的Mac芯片無疑撼動了個人電腦處理器行業(yè),提振了該公司臺式機和筆記本電腦的銷量,并促使競爭對手不斷尋找新的解決方案。 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蘋果推出了五種主要類型的Mac芯片,從M1到M1 Ultra再到M2。但蘋果資深爆料專家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
關鍵字:
芯片 蘋果 Mac
盡管今年消費性電子市場雜音不少,但蘋果新產品推出的備貨需求仍在,為前景不明的市場帶來支撐,多數PCB供貨商也預期,第三季將如往年旺季一樣,在新品拉貨動能的挹注下,可望有不錯的營運表現。市場預期蘋果今年下半年將有不少新產品要推出,除了手機,還有望看到數款筆電、平板,以及手表、耳機、新穿戴裝置、智能音箱、電視盒等。法人表示,雖然有些仍在傳聞中,也不容易一次全推上市,但有這么多品項有望問世仍值得期待。新產品帶來新動能,法人預期美系手機大廠PCB供應鏈包括臻鼎-KY、臺郡、華通、嘉聯(lián)益、耀華、欣興、景碩、臺光電、
關鍵字:
蘋果 PCB 供應鏈
此前曾預測,蘋果2023年款的iPhone將采用自主設計的基帶芯片,而不是高通芯片。但最新消息表明,蘋果的iPhone 5G基帶芯片研發(fā)似乎遇到了挫折,因此高通將成為2023年新款iPhone的5G芯片獨家供應商,供應份額為100%,而不是此前預計的20%。
關鍵字:
蘋果 自研 iPhone 5G 基帶 芯片 高通
芯研所6月29日消息,據DigiTimes的消息稱,臺積電將生產M2 Pro和M3芯片,這兩款芯片將采用臺積電最新3nm工藝技術。蘋果已經預定臺積電3nm工藝產能,專門為生產M2 Pro和M3芯片,其性能相比上代會更強。按照臺積電之前公布的計劃,將于2022年下半年開始量產3nm芯片。如果消息屬實的話,那么M2 Max芯片自然也會升級至3nm工藝,最后自然還有 M2 Ultra。M1系列芯片都是采用5nm工藝,而已經發(fā)布的M2芯片也是5nm,這多少會讓外界懷疑M2 Pro和M2 Max芯片是否真的會用3n
關鍵字:
蘋果 M2 臺積電
關村在線消息:近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爆料稱,最新調查表明,目前蘋果5G基帶芯片開發(fā)可能已經失敗,因此高通將繼續(xù)成為2023年新iPhone的5G芯片獨家供應商,份額為100%。我要吐槽彈幕郭明錤預測,鑒于蘋果沒有取代高通,所以高通2023年下半年到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可能超過預期。不過,蘋果會繼續(xù)研發(fā)5G基帶芯片。可以推測,iPhone 14、iPhone15甚至iPhone16還會繼續(xù)使用高通的5G基帶。
關鍵字:
蘋果 5G 基帶
6月29凌晨,歐菲光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fā)布了一篇《關于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被移除實體清單聲明》?! ∑渲刑岬?,美國政府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ERC)于2022年6月28日做出最終決定,將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從美國商務部工業(yè)和安全局(BIS)實體清單中移除?! W菲光對此表示歡迎?! ?,歐菲光原本一直是蘋果鏡頭業(yè)務的穩(wěn)定供應商,但是在去年3月被突然剔出“果鏈”,業(yè)內認為這與“實體清單”有關。
關鍵字:
歐菲光 蘋果
6月29日消息,本周二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蘋果公司自行設計的5G調制解調器芯片尚未成功,高通公司仍是2023年新款iPhone的唯一調制解調器供應商。多年來,蘋果一直致力于為旗下產品自行開發(fā)調制解調器,從而更好地控制組件功能,并降低成本。盡管取得了一些進展,但分析師稱這些成果還不足以讓明年上市的新款iPhone使用蘋果自家開發(fā)的調制解調器芯片。天風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周二在推特上說,一項供應鏈調查顯示,蘋果的5G調制解調器開發(fā)“可能已經失敗”,導致高通仍然是“2023年下半年新款iPhone的5G芯片獨
關鍵字:
郭明錤 蘋果 5G基帶芯片 研發(fā)失敗 高通 2023年新款iPhone
6月28日消息,金融科技軟件公司Tipalti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蘋果在2020年每秒賺錢超過1700美元(約合11376元人民幣),緊隨其后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則每秒超過1000美元(約合6691元人民幣)。Tipalti創(chuàng)建了一個登陸頁面,頁面上有個實時計數器,顯示這些公司以及幾家大銀行自頁面加載以來的盈利情況。這份榜單數據來源于2020年《財富》500強,代表了其中某些最知名但不一定最賺錢的公司。數據顯示,蘋果是世界上最賺錢的企業(yè)之一,每天產生超過1.52億美元利潤,相當于每秒鐘賺錢1
關鍵字:
科技巨頭 蘋果 谷歌
前不久,歐盟通過了一項臨時決議,確定要在2024年秋季前,強制讓所有手機、平板相機等使用USB Type-C接口?! ≡谶@項新規(guī)中,影響最大的可能就是蘋果iPhone了,因為目前主流安卓手機已基本覆蓋Type-C接口,而蘋果一直堅持不肯更換。 今日,有爆料稱,蘋果在今年的iPhone 14系列上依然會繼續(xù)使用Lightning接口,預計2023年將過渡到C口。消息一出引起網友熱議,相關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前三?! ∮芯W友吐槽:“庫存沒用完,還想換新口?庫存克星可不是浪得虛名?!薄澳懿荒芙y(tǒng)一了,一個用戶還
關鍵字:
蘋果 接口
6月27日消息,近幾個月來,有關蘋果混合現實(MR)頭顯的設計和規(guī)格有許多傳聞。彭博社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最新指出,這款設備可能會搭載蘋果旗艦芯片產品M2處理器。古爾曼預計,蘋果最新版本的設備能夠提供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體驗,它將搭載入門級M2芯片,RAM達到16GB。這與供應鏈分析師郭明
關鍵字:
蘋果 MR頭顯 M2芯片
蘋果介紹
蘋果電腦公司由斯蒂夫?喬布斯、斯蒂夫?蓋瑞?沃茲尼亞克和Ron Wayn在 1976年4月1日創(chuàng)立。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設計,并被Byte的電腦商店購買了50臺當時售價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設計。
1977年蘋果正式注冊成為公司,并啟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蘋果標志。同時,蘋果也獲得了第一筆投資——Mike Markkula的9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