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規(guī)” 文章 最新資訊
估值超過4000億 移動芯片霸主ARM將在美國上市:放棄英國IPO
- 去年初NVIDIA宣布放棄原定400億美元的收購計劃,后面三星組團收購ARM的計劃也不了了之,ARM現(xiàn)在只剩下IPO上市一條路了,母公司軟銀希望今年能在美國上市,而非英國。ARM是當前移動芯片的霸主,幾乎所有的手機、平板等設備都使用了ARM架構的處理器,近年來還加大了PC、服務器市場的存在,戰(zhàn)略意義非凡。正因為此,ARM總部所在的英國一直希望他們能在倫敦股市上市,然而ARM現(xiàn)在的擁有者是軟銀,近年來投資巨虧,他們更希望ARM能去美國股市上市,因為美國上市可以獲得更高的估值,而且便于融資、套現(xiàn),這是英國股市
- 關鍵字: ARM 軟銀 英國 美國 IPO 上市
美國與荷蘭日本達成“最強”對華限制協(xié)議?將倒逼中國自研半導體設備
- 據(jù)彭博社報道,日本、荷蘭已經(jīng)同意加入美國針對中國的半導體制裁。三國將組建反華技術封鎖網(wǎng)絡:荷蘭或將全面禁止向中國出口DUV光刻機和配件、技術服務;日本將全面禁止出口半導體生產(chǎn)制造配套材料和原料。美國在去年10月對中國推出全面的半導體生產(chǎn)設備出口管制,同時還拉攏日本與荷蘭等盟國,共同對中國推出半導體設備禁令。三國聯(lián)盟近乎全面封鎖中國購買制造尖端芯片所需設備的能力?,F(xiàn)在,“硅幕”正在落下。對華“最強”限制協(xié)議2023年1月28日,美國、荷蘭與日本在經(jīng)過數(shù)月的談判后,最終就共同限制向中國出口半導體設備達成共識,
- 關鍵字: 美國 荷蘭 日本 中國 自研 半導體設備
去年美國新宣布電動汽車及電池工廠計劃投資超過 730 億美元,是 2021 年的 3 倍多
- 1 月 3 日消息,據(jù)國外媒體報道,作為全球重要汽車市場及汽車制造地的美國,在電動汽車方面也在大力投資,已有多家汽車廠商及電池廠商,宣布了在美國的投資項目。相關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已宣布在美國建設的電動汽車工廠、電池工廠及電池回收工廠,總投資超過了 1280 億美元。從機構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僅在剛剛過去的 2022 年,宣布在美國建設的電動汽車工廠、電池工廠及電池回收工廠項目,計劃投資就超過了 730 億美元,是 2021 年的 3 倍多。就外媒報道提及的而言,去年宣布在美國建設的,包括了多座電動汽車及電池
- 關鍵字: 新能源汽車 電池 美國
美國半導體強勢回歸:新建23個晶圓廠 增加2000億美元投資
- 通過在 2022 年 8 月頒布的芯片和科學法案,華盛頓的政策制定者在吸引美國半導體生產(chǎn)和創(chuàng)新投資方面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已經(jīng)激發(fā)了對美國的私人投資,這將加強美國經(jīng)濟、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和供應鏈彈性。從 CHIPS 法案于 2020 年春季出臺到頒布后的幾個月,半導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公司宣布了數(shù)十個提高美國制造能力的項目。一些項目開始時是在期待 CHIPS 法案的資助并依賴于政策制定者的承諾繼續(xù)提供此類資金,而其他人則在立法頒布后向前推進。以下是 CHIPS 法案推動的公告的一些要點:全美宣布了40 多個新的半導體
- 關鍵字: 美國 半導體 制造業(yè)
臺灣要求:臺積電美國廠工藝要落后臺灣一代
- 據(jù)tomshardware報道,臺灣官員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隨著臺積電向美國擴張,他們將部署一個特別小組來保護臺積電的技術和商業(yè)機密。據(jù)DigiTimes報道,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在美國的晶圓廠將永遠比臺灣的晶圓廠落后一代 。據(jù)報道,臺灣科學技術委員會部長吳宗聰(音譯)表示,臺灣將部署一個團隊來監(jiān)控臺積電的關鍵技術,因為它們是臺灣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尚不清楚該團隊將如何運作,以及臺灣是否會要求臺積電部署加強安全措施,甚至試圖限制向美國出口某些工藝技術或專有技術,但臺灣相關部長明確表示,希望臺灣繼續(xù)保持臺
- 關鍵字: 臺積電 美國 工藝
美無人駕駛革命陷入慢車道:特斯拉技術不成熟,英特爾子公司估值大跌
- 北京時間 10 月 24 日消息,在美國,曾經(jīng)大肆渲染的無人駕駛革命現(xiàn)在又一次陷入了令人沮喪的低迷期。圖 1:自動駕駛汽車的發(fā)展依舊緩慢上周,特斯拉老板埃隆?馬斯克 (Elon Musk) 承認,該公司的全自動駕駛系統(tǒng) (FSD) 尚未準備就緒,還無法在沒有人監(jiān)控的情況下真正的自動駕駛。與此同時,英特爾自動駕駛部門 Mobileye 的 IPO 估值大幅下滑,從 500 億美元大幅縮水至 160 億美元。多家美國媒體也發(fā)表文章,嘲諷無人駕駛行業(yè)在獲得數(shù)以十億美元計的投資后遭遇的失敗。奇怪的是,這一切都發(fā)生
- 關鍵字: 美國 無人駕駛
美國“新規(guī)”介紹
您好,目前還沒有人創(chuàng)建詞條美國“新規(guī)”!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美國“新規(guī)”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美國“新規(guī)”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歡迎您創(chuàng)建該詞條,闡述對美國“新規(guī)”的理解,并與今后在此搜索美國“新規(guī)”的朋友們分享。 創(chuàng)建詞條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chǎn)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chǎn)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