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雖然索尼手機的表現(xiàn)一般,筆記本業(yè)務甚至已經賣了出去,但其實力依然不容小覷。除了耳熟能詳?shù)腜S4之外,其傳感器業(yè)務的表現(xiàn)也非常強悍?!度A爾街日報》一份最新調查顯示,2014年,索尼獨占全球圖像傳感器市場份額的40%。
?
索尼之所以能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手機傳感器立功最大,大部分廠商的旗艦級產品攝像頭均來自索尼,就連自己能生產傳感器的三星在部分機型上也采用了索尼的傳感器,至于蘋果就更不用說了。
報告顯示,蘋果每賣出一臺iPhone 6,索尼都能賺20美元(真有這么多?)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索尼在一部分粉絲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然而智能機領域的敗退拖累了索尼,這幾年形勢一年不如一年但是憑借自身在圖像傳感器領域的優(yōu)勢,每出貨一部蘋果iPhone 6或三星GalaxyS6,索尼都能從中賺上一筆。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據(jù)路透社報道,日本消費電子產品廠商索尼周三上調了截至3月31日的2014財年利潤預期,原因是圖像傳感器和游戲銷售好于預期。
索尼稱,2014財年營業(yè)利潤可能由2013財年的26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3.6億元)增長至68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9億元)。由于智能手機和電視機業(yè)務疲軟,過去數(shù)年索尼出現(xiàn)巨額虧損。
此前,索尼預計2014財年營業(yè)利潤為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0.3億元)。19名分析師對索尼2014財年營業(yè)利潤的預期為503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5.8億元)。索尼將于4月30日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從長期來看,索尼的股價表現(xiàn)將不及其他電子品制造商?!币患顿Y管理公司(IchiyoshiAssetManagementCo.)駐東京首席基金經理秋野充成(MitsushigeAkino)表示。
截至3月的2014財年,索尼圖像傳感器業(yè)務實現(xiàn)營業(yè)利潤1000億日元,是索尼八大業(yè)務部門中表現(xiàn)第二好的部門,僅次于金融業(yè)務。索尼圖像傳感器業(yè)務甚至有望在2017財年既定規(guī)劃時間前完成1800億日元的利潤目標。
索尼正在改善其財務狀況。在經歷了裁員和其它結構調整后,索尼削減了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近日索尼宣布,將在本財年追加450億日元(約合3.76億美元)的投資,用于表現(xiàn)強勢的圖像傳感器業(yè)務。
這筆投資將被用于提高索尼CMOS圖像傳感器的產能。按照索尼的計劃,到2016年9月索尼月晶圓產能將從現(xiàn)在的每月6萬片提高到8.7萬片。此前該公司也曾宣布要提高晶圓產能,今年2月份索尼表示將投入1050億日元,以求使晶圓產能在明年6月份能達到8萬片。
除了增加產能,索尼還打算將更人力資源投入到圖像傳感器業(yè)務。今年早些時候索尼表示將把游戲主機芯片開發(fā)和生產部門的220名員工轉移到圖像傳感器和其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索尼在圖像傳感器領域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CMOS傳感器的普及,之前占據(jù)主流的CCD傳感器到了退出江湖的時候了。外媒最新消息稱,索尼已經確認將在2017年3月前逐漸停產CCD傳感器,而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更強的CMOS傳感器研發(fā)當中。
?
事實上,索尼自家的數(shù)碼相機產品已經很長時間沒有使用CCD傳感器了,上一臺該類型產品還是2010年推出的A390數(shù)碼單反。
- 關鍵字:
索尼 CCD 圖像傳感器
- 索尼業(yè)績不佳,并逐漸退出多個智能設備市場的競爭,但是其圖像傳感器業(yè)務逆勢加速。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索尼正逐漸退出多個智能設備市場的一線競爭,但是一項新的投資顯示,其將在圖像傳感器業(yè)務上加速。
周二,索尼宣布計劃在2015財年(即2016年3月31日截止)對索尼半導體公司注資,期望增加生產設備用于積層型CMOS圖像傳感器的控制及分層等生產程序,提升生產能力。索尼半導體亦將進行生產場所的重組和優(yōu)化。
積層型CMOS影像傳感器能提供極高的畫質和先進的功能,并大幅縮小了原有尺寸。隨著目前智能手機和平板等移動設備的市場不斷擴大,索尼預計其對索尼積層型CMOS影像傳感器的需求也將與日俱增。
- 關鍵字:
索尼 圖像傳感器
- 接觸式圖像傳感器CIS( CONTACT Image SENSOR )是繼CCD之后于20世紀90年代研究和開發(fā)的一種新型光電耦合器件[1]。它將光電傳感陣列、LED光源陣列、柱狀透鏡陣列、移位寄存器和模擬開關等集成在一個條狀方形盒內,其工作原理與CCD較為相似,但與CCD相比,CIS具有體積小、價格低、結構簡單、安裝方便等優(yōu)點,目前在傳真機、掃描儀及條碼*器等領域可完全取代CCD圖像傳感器。
本文介紹一種基于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
- 關鍵字:
CPLD DSP 圖像傳感器
- 1 引言
電荷耦合器件(CCD.Charge(Couple Device)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xiàn)的新型半導體器件。目前隨著CCD器件性能不斷提高.在圖像傳感、尺寸測量及定位測控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CCD應用的前端驅動電路成本價格昂貴,而且性能指標受到生產廠家技術和工藝水平的制約.給用戶帶來很大的不便。CCD驅動器有兩種:一種是在脈沖作用下CCD器件輸出模擬信號,經后端增益調整電路進行電壓或功率放大再送給用戶:另一種是在此基礎上還包含將其模擬量按一定的輸出格式進行數(shù)字化的部分,然后將數(shù)字信息
- 關鍵字:
CCD 圖像傳感器
- 1.引言
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電荷耦合器件,是一種金屬一氧化物--半導體結構的新型器件,其基本結構是一種密排的MOS電容器,能夠存儲由入射光在CCD像敏單元激發(fā)出的光信息電荷,并能在適當相應的時鐘脈沖驅動下,把存儲的電荷以電荷包的形式定向傳輸轉移,實現(xiàn)自掃描,完成從光信號到電信號的轉換。這種電信號通常是符合電視標準的視頻信號,可在電視屏幕上復原成物體的可見光像,也可以將信號存儲在磁帶機內,或輸入計算機,進行圖像增強、識別、存儲等處理。因此,CCD器件是一種理想
- 關鍵字:
CCD 圖像傳感器
-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CMOS)圖像傳感器和電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攝像器件在20年前幾乎是同時起步的。CCD是應用在攝影攝像方面的高端技術元件,CMOS則應用于較低影像品質的產品中。由于CCD器件有光照靈敏度高、噪音低、像素小等優(yōu)點,所以在過去15年里它一直主宰著圖像傳感器市場。與之相反,CMOS圖像傳感器過去存在著像素大,信噪比小,分辨率低這些缺點,一直無法和CCD技術抗衡。但
- 關鍵字:
CMOS 圖像傳感器
- 0 前言
織物上的疵點主要是由纖維上的花結引起的,計花器是紡織業(yè)中的一種常用設備,主要用于統(tǒng)計(或清除)紡錠上的花結,是確定纖維質量等級的主要依據(jù)。目前國產計花器主要有電容式和光電式兩種,精度較低,對高支纖維的處理較困難。本文提出利用CMOS圖像傳感器,進行纖維花結的感知,其精度可達0.02mm,完全可以滿足當前高支纖維的生產需要。
1 ME1010簡介
ME1010是一個使用方便的綜合圖像傳感器,由Microne公司采用專利結構開發(fā),旨在使其更便于與計算機產品構成一個整體。不同于傳
- 關鍵字:
CMOS 圖像傳感器 ME1010
- 汽車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交通事故。其中超速行駛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隱患之一。據(jù)研究表明,目前針對車輛超速行駛情況的道路抓拍系統(tǒng)中所使用的圖像傳感器大多為小面陣器件,普遍為100萬~200萬像素,從而導致抓拍圖像的像素比較低、能夠同時抓拍的車道數(shù)較少等等問題。面對這一系列問題,大面陣的圖像傳感器便逐漸成了人們關注的熱點。在設計過程中,分析了具有500萬像素的CMOS圖像傳感器MT9P401的工作模式,選用QuartusⅡ做為開發(fā)工具,使用Verilog HDL語言對驅動電路設計方案進行了硬
- 關鍵字:
FPGA 圖像傳感器
- 當人們考慮有兩個圖像傳感器的應用時,首先很可能想到的是一個三維攝相機。不過,也有許多設計可以通過使用來自兩個圖像傳感器的數(shù)據(jù)進行改善;一個例子是汽車司機錄像機(CDR)的黑盒子,這通常是安裝在后視鏡附近,擁有兩個攝像機(圖1)。一個攝像機朝向擋風玻璃,而另一個攝像機指向司機。在本地的存儲器芯片中存儲攝像機的視頻,如果有意外事故或疑問,可以進行檢索。
基于FPGA的雙圖像傳感器設計方案.pdf
- 關鍵字:
FPGA 圖像傳感器
圖像傳感器介紹
圖像傳感器是一種能將可視圖像轉化為電子信號的設備,主要應用于數(shù)碼照相機與其它成像設備中。一般由一組CCD或CMOS傳感器(如有源像素傳感器)組成。
彩色圖像傳感器,按其對色彩的分辨方式可分成以下幾大類:
貝葉(Bayer)傳感器,一種廉價也最常見的圖像傳感器,使用貝葉濾波器使得不同的像素點只對紅、藍、綠三原色光中的一種感光,這些像素點交織在一起,然后通過demosaicing內 [
查看詳細 ]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企業(yè)會員服務 -
網(wǎng)站地圖 -
聯(lián)系我們 -
征稿 -
友情鏈接 -
手機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電子產品世界》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

京ICP備12027778號-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1101082052 京公網(wǎng)安備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