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视频在线,久久青青亚洲国产,亚洲一区欧美二区,免费g片在线观看网站

        <style id="k3y6c"><u id="k3y6c"></u></style>
        <s id="k3y6c"></s>
        <mark id="k3y6c"></mark>
          
          

          <mark id="k3y6c"></mark>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設計應用 > 硅頻率控制器(SFC)技術(二)

          硅頻率控制器(SFC)技術(二)

          作者: 時間:2013-09-22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圖2 并行振蕩模式等效電路圖

            R1:動態(tài)阻抗

            C1:動態(tài)電容

            L1:動態(tài)電感

            C0:靜態(tài)電容

            CL:負載電容

            并行振蕩模式的頻率可根據(jù)以下公式:

            FL=[1/2π√(L1*C1))] 2eq eq *√[1+C1/(C0+CL)]

            其中[1/2π√(L1*C1))]是晶體串行振蕩模式的頻率

            根據(jù)泰勒展開:

            FL=[1/2π√(L1*C1) 2eq eq ]*[1+C1/2(C0+CL)] (1)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頻率與C0,C1和CL都有關。

            在基頻諧振中C1為10-30fF,一般取值為20fF。C0取值與晶體的尺寸有關,一般取值為5pF。但是CL的計算與晶體外接電容和PCB設計和材料有關。下圖是參考電路圖

            

          硅頻率控制器(SFC)技術(二)

            圖3 晶體外接負載電容示意圖

            從上面電路中可得出:

            1/(C11+CS1)+1/(C12+CS2)=1/(CL) (2)

            其中C11,C12是外接電容,也就是線路設計中放在晶體兩邊接地的兩個電容。CS1和CS2是寄生電容,和PCB 電路板的走線,焊盤及芯片的管腳有關。一般為5-10pF(在本文的計算中可設為8pF)。對于C11和C12,沒有確定的值(15pF-30pF),這和實際設計有關,例如取18pF。

            CL如有變化,并行振蕩模式的頻率也隨之變化,請看圖4

            

          硅頻率控制器(SFC)技術(二)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硅頻率 控制器 SFC技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